“如寻舍利及丝发,未识文殊与世尊”,这是清乾隆皇帝盛赞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绝句。

五台山铜章正面为文殊菩萨手执如意,驭坐骑青狮狻猊,背景为八吉祥佛教器物纹样的宝座。文殊头戴天冠,瑞相慈祥;青狮昂首阔口,气势雄壮。以文殊善相与青狮威吼,彰显恩威尊崇,启迪迷众智慧。
铜章背面为文殊手持慧剑斩断众生烦怨。背景为五台山大白塔。寺庙殿院,气魄雄旷;禅堂僧舍,香火缭绕。宛如“钟鸣千嶂外,人语九霄中”之仙境。
正面图案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,其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肋侍菩萨,是聪明与智慧的代表。因德才超群,居菩萨之首,故有法王子之称。文殊菩萨手持如意,乘坐狮子坐骑,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,象征行善聚德,修福修慧,表示智慧威猛无比、所向披靡。并衬以古典吉祥纹饰,象征菩萨佛光普照,恩泽四方。背面图案为五台山标志性建筑释迦牟尼舍利塔,俗称大白塔,塔身拔地而起凌空高耸,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之下颇为壮观。此外,雕刻文殊菩萨的宝器“智慧宝剑”,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蠢痴,智慧犀利如剑,是智慧与慈悲的象征。
五台山铜章集佛教、建筑及人文景观艺术大成,完美再现了世界文化遗产、中国佛教名山的东方宗教文明,具有深刻的思想、信仰及艺术内涵,极具收藏品鉴价值。
正面是佛,背面是像,五台山铜章集佛教、建筑及人文景观艺术大成,完美再现了世界文化遗产、中国佛教名山的东方宗教文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