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,“互联网+”从国家战略到行业落实都进展迅速。在实际为传统企业服务中,却发现批发、建材等传统类批发市场和个体商户无法理解如何运用“互联网+”为自己的生意带来受益。如果传统企业想切入到“互联网+”时代,从以下几点考虑和实施,小编认为会让传统企业对“互联网+”有更多的认识和信心。

趋势一、基于粉丝的社群经营
粉丝和消费者的区别是什么?粉丝是一种情感纽带的维系,粉丝行为超越于消费行为本身,因此,品牌要么将粉丝变成消费者,要么就要把消费者变成粉丝。从苹果开始,乔布斯的果粉就是典型的粉丝链接。而小米手机也是与粉丝的情感和价值认同的链接而创造的品牌。
这是社群时代的新商业规则——用社群去定义用户,经营社群去挖掘基于核心产品的延伸需求,这区别于工业时代的产品为王——先定义产品,再寻找消费群,然后再经营用户。
趋势二、用户“智造”产品的时代
工业时代,企业强调的是“制造”,“制造”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商业模式。在互联网时代,消费者希望参与“创造”,因此,进入一个新的用户“智造”产品的时代。

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企业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懂得一切的用户需求,而是让用户来参与提供需求的过程,甚至邀请用户来参与到解决消费需求工作中,企业需要为消费者设立“吐槽社区”和“创新社区”,并懂得将这些社区的消费者内容为创新所用。
趋势三、人人可参与的众筹商业
“众筹”这个词,从去年以来就一直很火。众筹通过互联网,把原来非常分散的消费者、投资人挖掘出来、聚拢起来,为那些创意、创新、个性化的产品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圈。“众筹”是个性化、定制化、分散化的产物,改变了消费者的角色, 让粉丝、社群都可能成为创新商业推动者和投资者,这是一个新的社群商业。
趋势四、触发用户的情景营销
智能家庭、移动终端、可穿戴市场,大数据、实时传感器等等,都在各个维度和用户产生链接,这种链接通常存在于消费者具体的情景。很多时候,营销要触动消费者,一定要有匹配的情景,而新技术的发展,让随时捕获这种情景变得容易,比如可穿戴市场,比如移动互联网和任意的广告屏幕和终端的链接。
营销如果不能让消费者触景生情,或者触情而动,那么就成为了强制和粗暴的广告推送,而对于用户场景的观察与新场景的制造,都能带来新的传播机会。
趋势五、实时响应的客户服务
今天,每个企业都要实时地回应和实时地响应消费者所表达出来的需求。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让消费者实时需求集中爆发,同时,企业也将改变服务的形态,例如微信客户服务的出现,社会化客户关系的管理。
趋势六、打破边界的用户协同
尽管所有的企业都在讲大数据,甚至构建各种大数据的管理中心和体系,但是,“大数据孤岛”成为企业面临的新的问题。用户数据与后台数据,线上数据与线下数据,社交媒体数据与线下的零售数据,会员卡数据与微信粉丝数据等等之间都存在需要协同的问题等……

加入一个有价值的社群也是一件值得企业家们重视的事,例如加入企业家商学院的高端社群,可以找到相应的战略合作群体,裂变变的无限可能。 |